美国大选如火如荼之际,上周又爆出花絮:联邦政府的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朱利安·卡斯特罗(Julian Castro)被联邦特别调查办公室(Office of Special Consel)发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小心触犯了法律。
现年41岁的卡斯特罗是民主党下一代的青年才俊。尤其因为他的拉丁裔出身,他一直被看作希拉里·克林顿可能的副总统候选人之一。但后者最终选择了一位更有政坛经验的参议员。
卡斯特罗是在今年四月份以部长身份接受雅虎记者采访的,采访内容是其所领导的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政府工作。但因为当时正处于党内初选的高潮,记者忍不住插问了一句有关克林顿的话题。
部长很小心翼翼地回答说,“那我得暂时把我作为政府部长的帽子摘下来,以个人身份来回答你这个问题……”随后他坦率地表述了他的看法,当然是对克林顿竞选的全力支持。
特别调查办公室经过调查对此做出结论说,虽然卡斯特罗很清楚地表明他回答这个问题时不是以部长的身份而只是陈述个人观点,他回答该问题时就座的背景是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官方公章的图像,而整个采访的其它部分都是以部长的身份进行的,因此他违反了“哈奇法案”(Hatch Act)。
早在1930年代,美国政府的公务员制度开始成型。那时的联邦政府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领导下急剧膨胀,大批的年轻公务员雄赳赳气昂昂地推行其“新政”的同时也极力宣传总统的政治理念。这情形引起了在野的共和党的不满和一些民主党有识之士的警惕。1939年,国会通过了这个哈奇法案,禁止联邦政府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事竞选等政治性活动。
因为这个法律的因素,美国政界官员的言行被分成两类:“政策”(policy)性和“政治”(politics)性。前者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为政府和人民服务。后者则是增强或推广个人理念以及竞选等私人活动。二者水火不相容。
几十年来,这个法律大大限制了美国政府职员利用职位参政的自由,保证纳税人的钱不被政客用于结党营私。她甚至很具体地禁止公务员在上班时间、在政府办公室里、穿着官方制服时或使用政府车辆时参与竞选一类的政治活动。上班时也禁止佩戴任何竞选或其它政治性的徽章标志。这是为什么卡斯特罗的调查报告要专门提到他利用了部里的大印。
当然政府职员不是完全不能参加竞选,他们的言论自由和民主权利也不能被剥夺。只是他们必须在政府工作之外进行。为了遵从法律要求,总统在选举期间手下会有两个泾渭分明的班子:一个主管“政策”,在白宫协助总统执政的日常工作;另一个主管“政治”,就是通常所说的竞选班子。后者的费用完全由总统自己筹集的竞选捐款支付,自己找地方办公活动。总统的讲话、出访等等也会严格的界定为是“政策性”的还是“政治性”的,前者是正常的职务活动,但不能出现与竞选有关的言论和行为。后者则是竞选活动,不能动用纳税人公款。(出于安全保护考虑,总统参加竞选活动时可以使用空军一号等政府设备,但其全部费用必须由本人或竞选组织承担,替政府报销。)
上个竞选周期的2012年2月,卫生及公众服务部部长凯瑟琳·赛博露丝(Kathleen Sebelius)也着了这个道。她应邀出席一个人权运动组织的晚会并发表主题讲话,阐述其部门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演讲中间她离开讲稿,即兴说了一句话:“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保证【奥巴马】总统获得连任、并在北卡罗来纳州选上一名民主党州长。”
这句看来只是出于她自己的感慨的话彻底改变了她的讲话、甚至她参与晚会的性质。大半年后,特别调查办公室便宣布他们认定赛博露丝的讲话违反了哈奇法案。卫生部不得不将她那次活动重新界定,不算是官方正式活动而是私人竞选。其全部旅程费用由赛博露丝本人承担,补交给政府。
卡斯特罗受的处罚比较轻一些,毕竟他已经很小心了。他和他的部属被责成重新接受有关哈奇法案的教育和培训。为了避嫌,奥巴马总统干脆完全禁止了政府部长在这星期召开的民主党全国会议上作演讲。
由国会通过的哈奇法案是针对政府执行部门的。但国会也给自己的议员制定了类似的限制,由国会的道德委员会负责。国会议员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需要花相当的时间为自己连任竞选筹款,但这些活动不能使用议会提供的办公设备。在过去没有手机的时代,衣冠楚楚的众议员、参议员们时常必须走出自己宽敞的办公室和国会大厦,穿过街道来到一处很不起眼的楼房,到里面挤在狭小的格子间里给自己的支持者打电话谋求资助和选票。现在有了手机稍微方便一些,但也还是需要离开政府办公楼才能用自己的手机、计算机等设备竞选。经常有人一不小心用了政府的设备或电邮地址发出筹款信件而被调查和惩治。也是2012年,密苏里州的一位参议员就因为在国会大厦的圆屋顶下接受电视节目采访时顺带提到自己的竞选网站,希望观众捐款而遇到麻烦。
在金钱横行的美国政界,这些法律规章下出现的一些案例常常会让人觉得实在是小题大做。但正是在这些小事上的认真保护了纳税人的利益不被政客随意侵占。而作为政府公务员,在政治问题上表达自己意见时更需要多加小心,确定自己说话时的身份。
(7/24/2016)
米帝囧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